雷赛 57HS13 实际对应 iDM57 - 13 等一体式型号,属于电机与驱动器集成设计的步进电机,无需额外匹配独立驱动器,接线核心是连接电源、控制信号(脉冲 / 方向 / 使能)和报警信号,以下是基于其官方说明书的详细接线指南:
该电机的控制端口与电源端口集成在同一接口上,各端子功能固定,具体如下:
| 端子号 | 符号 | 名称 | 核心作用 |
|---|
| 1 | PUL+ | 控制脉冲输入正端 | 接收脉冲信号,用于控制电机转动步数 |
| 2 | PUL- | 控制脉冲输入负端 | 脉冲信号负极端,配合 PUL + 形成差分 / 单端信号输入 |
| 3 | DIR+ | 控制方向输入正端 | 控制电机正反转方向的信号正端 |
| 4 | DIR- | 控制方向输入负端 | 方向信号负极端,配合 DIR + 工作 |
| 5 | ENA+ | 使能输入正端 | 控制电机使能,有效时电机锁定,无效时电机可自由转动 |
| 6 | ENA- | 使能输入负端 | 使能信号负极端,配合 ENA + 工作 |
| 7 | ALM+ | 报警输出正端 | 故障时输出报警信号(集电极开路输出) |
| 8 | ALM- | 报警输出负端 | 报警信号负极端,配合 ALM + 反馈故障状态 |
| 9 | GND | 电源地 | 电源及信号的公共接地端 |
| 10 | +VDC | 电源输入正端 | 接入直流电源,推荐 24V 或 36VDC,电压范围 20 - 40VDC |
接线需分电源接线、控制信号接线、报警信号接线三步,优先采用抗干扰更强的接法,具体如下:
电源接线(必接,保障电机供电)这是电机运行的基础供电线路,需注意正负极和接地:
端子 10(+VDC)接入直流电源正极,优先选择 24VDC 电源,若需更高转矩可选用 36VDC(不超过 40VDC 上限);
端子 9(GND)接入电源负极,同时需确保该接地与控制系统(如 PLC)的接地共地,减少干扰;
注意:电源线路需选用匹配线径,避免因电流过大(电机最大连续输出电流 3.2A)导致线路发热。
控制信号接线(核心,匹配 PLC / 控制器)控制信号分差分输入(抗干扰强,推荐长距离)和单端输入(简易型,短距离)两种,按需选择即可:
| 接线方式 | 适用场景 | 接线步骤 |
|---|
| 差分输入 | 布线距离 > 5 米、电磁干扰强的场景 | 1. PLC 差分脉冲输出端接 PUL+、PUL-;2. PLC 差分方向输出端接 DIR+、DIR-;3. 使能信号 ENA+、ENA + 可悬空(默认使能),需主动控制时接入 PLC 对应差分输出端 |
| 单端共阳极 | 短距离布线、PLC 输出高电平有效 | 1. 取 5V 电源正极接 PUL+、DIR+、ENA+;2. PLC 的脉冲输出端接 PUL-,方向控制端接 DIR-,使能控制端接 ENA-;3. 信号端需串联 3 - 5KΩ 电阻,避免过流损坏光耦 |
| 单端共阴极 | 短距离布线、PLC 输出低电平有效 | 1. PUL+、DIR+、ENA + 接 PLC 的公共电源正极;2. PLC 的脉冲输出端接 PUL-,方向控制端接 DIR-,使能控制端接 ENA-;3. 同样串联 3 - 5KΩ 电阻,保障信号稳定 |
报警信号接线(可选,故障反馈)若需实时监测电机故障(如过流、过压、过热),可连接报警信号到 PLC 输入端口:
控制信号需满足时序要求,ENA 使能信号应提前 DIR 信号至少 5μs,DIR 方向信号需提前 PUL 脉冲信号至少 6μs,脉冲宽度和低电平宽度均不小于 2.5μs;
布线时电源线路与控制线路分开,避免交叉干扰,控制线路优先用双绞屏蔽线,屏蔽层单端接地;
使能信号 ENA + 和 ENA - 若无需控制,悬空即可,电机默认处于使能锁定状态,避免误触碰导致电机转动;
接线完成后,先通过拨码开关设置细分(如出厂默认 1600 脉冲 / 转),再低速试运行,若方向相反,可通过调换 DIR 信号接线或调整拨码开关实现方向切换。